暮霭沉沉,市肆喧嚣渐息,唯余数贩影绰。
忽有一说书者,缁衣加身,神貌诡谲,开言曰:“今为诸公讲黑白双煞事,此双煞非凡辈,本为妖道修而成仙,其踪遍于天地,神鬼莫测。”
众皆闻之,兴致顿起,此故事遂传于坊间。
天庭之上,仙乐飘飘,众神会于瑶池,尽欢颜。
或轻歌曼舞,或把酒言欢,一片祥和之象。
云雾缭绕的九霄之上,天帝负手而立,周身散发着上位者独有的气息。
他的脸庞饱经岁月的磨砺,皱纹如山川脉络般刻在额头与眼角,那是漫长岁月中为苍生操劳留下的痕迹,却也为他添了几分厚重的沧桑感。
高挺的鼻梁让他的面容更显坚毅,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慈爱与悲悯,静静地俯瞰着下方的芸芸众生,仿佛世间的疾苦都能被他的目光温柔抚慰。
一旁的天后,身着华美的服饰,仪态万千。
她身姿轻盈,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。
眉眼弯弯,恰似春日里最柔和的月光,眼眸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,温柔又明亮。
嘴角噙着一抹浅笑,如春风拂面,暖人心扉。
她的气质温柔儒雅,与天帝并肩而立,周身仿佛都萦绕着岁月静好的气息,二人之间自然流露出的默契,任谁看了都能感受到他们是携手走过无数岁月的恩爱夫妻。
此刻,他们一同望向远方,山川大地、江河湖海尽在眼底,天地间的祥和与安宁,似乎也在他们深情凝望的目光中延续。
俄而,一神兵疾入,大呼:“报!
天帝,罪仙遁矣!”
天帝闻之,龙颜骤变,惊问:“何罪仙脱逃?
狱卒安在?”
狱卒惶惶而至,颤声道:“属下失职,致罪仙逃脱。”
天帝大怒,众仙皆惊,伏地不起。
天帝怒目而视,喝问:“司法天神安在?”
众仙面面相觑,环顾西周,不见其踪。
有仙怯声曰:“司法天神素不喜天宫宴,未赴此会。”
天帝即令:“速召之来!”
盖此二司法天神,乃黑蛇神君与白蛇神君也,掌天庭司法,平日深居简出,鲜露于世。
是以天庭小仙常私议其貌,传其龙头人身,状甚奇异。
俄而,神兵高呼:“黑白双煞至!”
众皆瞩目。
见二仙卓然而立,风采斐然。
一着素白长衫,衣袂飘飘,举止潇洒,目含东方之慧;一着玄色长袍,身姿挺拔,气质高华,目光如寒星。
二仙见天帝,行礼曰:“拜见天帝!”
天帝曰沉声道:“朕让你们前来是因为,罪仙叛逃,行踪诡秘,其种种行径己危及三界平衡。
他们若在外肆意妄为,三界众生必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。
为三界众生着想,现派你二人即刻下凡,将那些罪仙速速缉拿归案,一个都不许放过。
此去艰难险阻重重,定要处处小心,稍有差池,后果不堪设想,切莫辜负本帝的信任与三界的期许!
"天后听闻此事,不禁秀眉微蹙,面露忧色,缓缓开口:“按天庭律法,神仙下凡法力减半,此行任务艰巨,仅靠他们二人恐难周全 ,多派两个人手更为稳妥。”
言罢,目光落在火神袁熙与苏焱身上,“袁熙、苏焱,你二人即刻随他们一同前去,务必要多加小心,不可有半分差池。”
西人齐声应曰:“遵旨!”
天庭既令,袁熙、苏焱、白蛇神君、黑蛇神君西仙,共赴人间缉拿罪仙。
诸仙皆知此行艰险,按天庭律法,仙下凡则法力减半。
且所捕罪仙,神通广大,法力无边。
然天命难违,遂踏云而下。
云雾缭绕,仿若仙凡之隔。
白蛇神君立前,目审袁熙、苏焱。
袁熙着蓝衣,于缥缈间尤为夺目,剑眉星目,貌若潘安;苏焱着赤衣,气质清冷,鼻梁高挺,眼窝深邃,西人之间默契十足,无需多言,径首穿透云雾,翩然降至凡间。
落地之处,入目皆是葱郁的芳草,微风轻拂,送来缕缕花香。
袁熙与苏焱见状,急忙整理好衣冠,恭恭敬敬地行礼道:“拜见二位神君。”
只见黑蛇神君与白蛇神君相视一眼,齐声说道:“免礼。”
白客禄展抓仙榜首卷,其上载:“大蟒蛇神,人首蛇头,号地龙,亦云无足复行神,常栖南海神庙。
毁戒邪谄,堕为鬼神。
西位仙长,事不宜迟,速行。”
方欲动,白客禄问:“诸公可带孔方兄?”
众一愣,方觉人间无财不便。
鹤䰢洲又问:“诸公昔于人间所事何业?”
白客禄答:“吾昔为医。”
鹤䰢洲曰:“吾昔为卜者。”
众皆视袁熙、苏焱,二人未料有下凡谋生之日,然前辈既有业,亦只能从之,遂启人间捉仙之旅。
西人因囊中空空,唯徒步而行。
途遇一宗门,入内打听消息。
果有所获,知所谓修成龙形之罪仙,乃一大蟒,不知何故在此兴风作浪。
虽有多人下山除妖,然蟒法力高强,众人皆惧,不敢妄动。
此时,鹤䰢洲目光落于一宗门弟子,刹那间,往昔惨痛回忆如潮涌来。
幼年时,母以大蛇之形护之。
虽妖族遭世人误解,然在母之庇佑下,其世界宁静纯真。
母之怀,如春日暖阳,温暖而安心。
然父之变心,一女子恃宠而骄,辱虐其母子。
母不堪折磨,终弃之而去。
唯遗玉佩一、法术秘籍一。
自后,后娘恶行愈甚,动辄打骂。
一日,其不慎打翻碗,后娘竟断其臂,从此,他拖着残臂,在众人的冷眼与嘲笑中艰难求生,最终被扫地出门,流落街头。
家乡遭洪灾,洪水肆虐,如地狱恶魔。
他爬于树上,见同父异母之弟被洪水冲走,母亲痛哭。
他毫不犹豫,冲入洪流,拼尽全力救弟。
然弟己无呼吸,他忍痛裂妖丹,半救百姓,半救弟。
弟终得救,他却元气大伤。
彼时,鹤䰢洲望襁褓中幼弟,此弟素未谋面,心中百感交集。
往昔之痛、仇怨如潮涌至,然目光触弟之稚嫩面容,瞬即消散。
其目无恨,唯余平静释然。
救此子,非关善念,亦非缘乎慈悲,实乃不欲无辜之命,因母之过而罹难。
若其择复仇或袖手不顾,与为仇所噬之母何异?
鹤䰢洲缓伸其手,轻抚弟面,旋即紧抱襁褓,转身向洪灾肆虐之城中而去。
彼将以己之法,止此因仇而起之祸,行与母迥异之路 。
他知道内丹一旦献出,唯有两条命途。
要么魂飞魄散,彻底消散于世间;要么苟延残喘,从零开始漫漫修炼路,个中艰辛难以言表。
他献出内丹时,满心绝望,死亡的阴影将他笼罩。
献妖丹后,他身体孱弱,又遭捉妖师追杀。
逃至森林,力竭而倒。
幸得白客禄所救,在其处暂得安宁。
鹤䰢洲当时根本就没有看出白客禄的身份,因为那个时候的他没有一点儿妖怪的样子,活脱脱的就是人。
所以说在鹤䰢洲眼里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夫。
平日里,上山采药,穿梭在山林间。
他对各种草药的习性了如指掌,总能精准地找到那些珍贵药材的生长之处。
遇到陡峭的山坡,他还会伸手拉鹤䰢洲一把,那有力而温暖的手,让鹤䰢洲只当他是个热心肠的人。
有一次,药庐里来了个急症病人,脸色苍白,气息微弱。
白客禄迅速上前,搭脉、问诊一气呵成,随后果断地开出药方,指挥着众人煎药、喂药。
在他的悉心照料下,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。
鹤䰢洲看着忙碌的白客禄,心中满是赞赏,愈发觉得他是个医术精湛、医德高尚的好大夫,却丝毫不知他和自己一样就是一个妖怪。
一日,见白客禄被恶霸欺凌,他怒而用法术反击,却致恶霸轻伤。
为免连累白客禄,他抹去众人记忆,亦消除白客禄对他的记忆,并留下玉佩,而后离去。
此后,他身心俱疲,摆摊算命为生。
望着街头行人,心中感慨万千。
孰知,此落魄算命者,曾为大户人家之子也 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