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夏,7月中旬,S市。
往常这个时间天气己经热起来了,接近中午的时候城市里的人大多在公司上班,路上行人很少,脚步匆匆。
现在则不然,这个城市陷入了一种难言的沉默,寒冷笼罩着这片大地。
吴道站在窗口,透过泛着霜花的玻璃看向天空,一片黑暗,看不到本该挂在天上的太阳。
往城市看去,街道上除了火焰灼烧的痕迹,还有各种人为破坏的痕迹,路旁的店铺门窗焦黑损坏,通过破洞能货架倒在地上,残留的商品洒落一地,一派人类世界末日的景象。
事实上也确实如此,人类社会确实己经崩溃了,从那颗小行星降临以后,一切都不一样了。
吴道作为少有的清醒的人,见证了乱象的发生。
几个月前。
吴道和往常一样上班,他的工作是仓库管理员,负责收发货,这份工作工资不高,每个月交了房租以后勉强糊口。
熬过去白天上班时间,晚上照常加班一小时的吴道乘地铁回家,心里骂骂咧咧的。
回到出租房里,都没什么心思玩手机了。
吃了饭洗漱一下躺在床上,迷迷糊糊的,吴道听到了一些声音。
第二天,吴道醒来以后,发现脑子里多出了一篇短文:朝采大日精气,晚接皎皎月华,周天六气燃尽,方可种豆得瓜。
很奇怪,吴道从这篇短短的话里感觉到,只是这几句话,又不只是这几句话,有些感悟不是语言能说出来的。
这是一篇修行方法,而且不是这个世界的。
出于好奇,吴道试着开始修行,反正试试又不花钱,也算是给这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增加点乐趣。
从那一天开始,吴道的日子变得更加规律。
早上天刚亮就对着太阳采气,晚上日落后沐浴月光。
吴道大部分时候是个普通人,在有些时候又格外的倔强。
比如这次,在网上没有查到相关的信息,持续的修行也没有太过明显的效果,没感受到灵气,但他执拗的坚持了下去。
这一坚持就是三个多月,整整一百天。
在这三个月里,发生了很多事。
第一件事是工作,因为经济下行,整个大环境不景气,他所在的公司降薪裁员,他被炒鱿鱼了。
这并没有打断吴道的修行,在继续找工作的过程中,他还在坚持着。
第二件事是东国和鹰国打贸易战,各种商品价格上涨,也许双方的上层有着他们的考虑,但是这个对吴道来说挺难受,菜价都贵了。
最后是4月底的一则新闻,一颗不在记录中的小行星出现在太阳系,正在不断靠近地球,科学家计算中它会擦边而过,目前没有公布它的具体尺寸。
五月初,这一百天的静心正念修行积累产生了质变,百日筑基成功。
筑基以后,内视自身能够感受到一点金光位于体内,在冥冥中不可捉摸的位置,向外辐射光芒,蕴养身心。
在外,吴道的身体状况有了巨大改变,近视也好了,精神也足了,曾经有过的毛病都没有了。
正是内外通透,吾性自足。
在吴道完成筑基的同一时间,网上的热点从即将到来的小行星突然变成了某些明星的绯闻。
吴道对明星不感兴趣,他忙于修行,手机玩的少了,只记得随着越来越近,在一些网站上,据某些舅舅党所说,那颗小行星的撞击几率越来越高了。
打开手机,登上某站。
吴道有些好奇的搜了一下小行星,结果只搜到几个播放量很低的视频,而且视频底下的评论只有比较早的几条:“这种大小的小行星,进入大气层就烧完了。”
“科学家都说了不会撞到,你比科学家还懂吗?”
“不信谣,不传谣。”
这些。
摇了摇头,吴道懒得继续往下看。
“这种人机评论毫无价值,某站越来越拉了。”
吐槽一下,吴道打开vpn,翻墙到外网,搜索小行星。
这下有了些收获,排除掉一些乱七八糟的答案,吴道专心的查看信息。
原来随着距离拉近,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出现了变化,科学家们目前己经确认了,这颗小行星会被地球引力捕获,进入地球大气后会坠落在太平洋上,造成一场超级海啸。
甚至是一次大灭绝。
吴道看了些网友们的意见,有些有趣,有些沙雕:“大家不用担心,到时候看我变身把它打回去”“我是秦始皇,v我50刀买汉堡,我带你躲在兵马俑”这种逗乐的。
“政府在骗人!
他们隐瞒重要消息,己经躲到末日堡垒了!”
这种不相信高层的。
“都是骗人的,登月是假的,地球是平的,没有小行星。”
这种觉得都是阴谋论的。
“审判日将近,信我主得上天国。”
这种宗教信仰类的等等。
吴道看个乐子,他都成功筑基了,这些言论他哪个都可以信一点,但是只是一点点,不会掏钱。
乐呵一会儿,吴道开始看那些外国老哥晒的自己的末日堡垒,准备学点囤积物资的经验。
哪怕小行星没事,屯点东西总没错,前几年口罩事件的时候他老实听话,可是饿的够呛。
看着看着发现不只是外国老哥们有活,国内的也各有手段。
管制刀具,那就用五金部件组合手杖锤子用来防身,没有地堡,那就在改造地下室,加装额外结构。
明面上不允许,那就找委托人,三方合作搭建,厚厚的铁门挡个丧尸啥的不成问题,囤上物资轻松过一两年。
让吴道大开眼界。
民间讨论的沸沸扬扬的时候,官方在做什么呢?
官方也在忙,忙着想办法,同时忙着遮掩信息。
发现小行星不久的时候,鹰国,五角大楼。
国防部长拿着幕僚们给的计划书,讲解着小行星防御方案。
“由于小行星出现的过于突然,而且速度很快,太空的卫星防御系统己经来不及转向攻击了,只能考虑大气层附近拦截。
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。”
最新评论